心理咨询漫谈之二——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能成为朋友

今日读《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一书,很多章节都让我有思考与收获。所以在这里,先允许我大力的推荐一下,此书,是一本值得用心去阅读和思考的好书。废话不多说,今儿就来唠叨下关于心理治疗中的设置问题,此文多引用书中原句,故不一一标明了。

或许很多刚开始接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朋友,都会琢磨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和治疗师成为朋友呢?为什么去聊一个小时还要收费还那么贵呢?为什么非要预约呢?为什么我迟到还要收我钱钱呢……(此处省略N个愤愤不平的疑问and抱怨)……

甚至有时候,刚开始走上这条路的治疗师也会有其中的一些疑问,他们懂得书上所说的那些理论,而心中却不是那么的接受。那这上面提的问题怎么会跑出来的呢?不就是因为有“设置”这个词的存在了嘛。你问设置是啥?设置是指心理治疗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界定医患关系双方各自角色的一套行为准则。设置是参考框架(frame of reference)的缩写,它明确了治疗关系与私人交往之间的区别。设置是有很多元素组成的,比如固定的访谈时间、地点,双方的守时,治疗的费用,保密啊,自愿啊,Balabalabala(此处太冗长,省略个)……对于治疗师而言,这个问题是需要去觉察和成长的。而对于来访者而言,刚开始的时候大约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心里想把“设置”这个东西千刀万剐,放油锅里开大火炸都不解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就不可以这个不可以那个,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朋友,你不喜欢我嘛你不爱我嘛,你这个虚伪的人,有木有有木有!!可是就是有一条说医患双方不能成为私交朋友,也就是避免双重甚至多重关系的发生。曾经有朋友说“那是世间最为简单纯粹的关系,你付费我治疗,各自付出、得到,这样多好。如果您觉得有更为单纯的关系,请您一定来告诉我。”我是比较认同朋友这个说法的,亲们要是有啥想法欢迎交流学习哦~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看到了一个很赞的例子瞬间就又哭又笑了:如果说医患双方在治疗关系之外还有社交往来,会怎样呢?

假设治疗师接诊了一个新患者薇薇,再假设薇薇是个心智稳定的人,求治初衷是希望解决职业困扰。同时薇薇还是个网球迷,而治疗师也是,他们彼此都在寻找网球拍档。这一信息不经意的流露之后薇薇问治疗师是否愿意一起打网球,治疗师不假思索的答应了。然后,治疗会怎样发展呢?现在是自由想象时间……

他们之间的关系动力学从一起打球那一刻起就彻底改变了。新建立的朋友关系(礼尚往来)与先前单向的治疗关系(主要关注薇薇的需要)不可能同时并存。如果强词夺理一下,他俩也可能从此建立一种纯洁而长久的友谊,为这稳定的友谊而另寻治疗师好像也是值得的。但事实上,这种美妙的结局非常少见,并且,因背叛(治疗师背叛了自己的职业角色)而生的关系很难开花结果。本来医患双方就治疗目标达成一致,而社交关系的介入,却使他们先前的医患关系不复存在。失去治疗师而获得一个朋友,其本质是:失去治疗师这个客观的倾听者,使薇薇蒙受了一次情感丧失。

此外,职业困扰是个普遍议题,很多患者会拿职业困扰的“入场券”去治疗,事实上却有更多的内在需要和困惑。例如薇薇背后还存在着人际关系问题的话,当她把亲密关系的难题再现于新的朋友关系里会怎样?显然的,会再次受伤。因为治疗师卷入了非治疗关系,丧失了客观判断力。完全有理由假设,薇薇会由此而产生对于心理治疗师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也会妨碍她寻求其他治疗师修通她与该治疗师(新朋友)的关系。此外,有很多复杂的情结——这种情感只会向治疗师吐露,而绝不会向一位新朋友倾诉,你觉得呢?

举例说明大概就是酱紫的,不晓得大家都理解的咋样啦~

那我再提一个问题:那这样,我听你的,我遵守这讨厌的设置,那你能不能答应我,我们结束之后就变朋友啊(不晓得你怎样想,反正我有想过)?我们不是结束了嘛,设置这种东西总能够滚一边去了吧!在业内,这似乎存在一些争议。有些国家是一日为治疗师终身为治疗师,而我大中华则规定三年的期限,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流派上也有些许差异(例如前阵子听朋友说起过的中国化的拉康,分析结束后象征性的说再见并转身,这如同一个仪式标志着分析关系的结束,再转身回来便可以马上开始一段新的关系)。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或许可以,但要待到彼此可以确信,这些情感都不再是治疗中的反应,这或许需要很久。我对拉康并不了解,对此有些困惑,欢迎大家与我一起讨论此问题。

另外,即便是当你瓜熟蒂落地离开了治疗师,再次相遇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就如同是见到了曾经相爱过而今分离的爱人,而心理治疗本身就如同谈一场恋爱,尽管这并不绝对。忽然想起薛伟老师曾如此形容:相濡以沫,而后相忘江湖。你啥感受呢?

话又说多了不是,那就最后再搬运一些干货来,好吃的干货~ 许多患者会潜移默化地使治疗师陷入其私交关系中,以弥补其生活中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治疗师只是试图满足患者的期望,而不是帮助其理解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常常会弄巧成拙。任何界限一旦开始模糊就会迅速瓦解。如果我只是担任治疗师角色而不成为患者的朋友或者拍档——这固然可惜,但却会帮助患者发展充实生活的内在能力。治疗关系这一结构能使治疗师保持足够的客观。固定的访谈时间、途径和频率等,也对患者有益无害。一旦成为朋友,治疗关系也就遭到了破坏,这也是为什么设置要求治疗师不能成为朋友的缘由。

最后能继续唠叨唠叨么,回顾一下,看此书的时候会觉得躺枪,有时移情的厉害,一会儿站在来访者立场,一会儿站在治疗师角度,于是发现,对设置以及治疗所涉及的其它东西有了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我想,或许这就是治疗师自我体验要求的来源吧——未曾走过,怎会懂得。理论是存于脑袋的,而感受是源于心灵的。

参考文献:[美]苏珊·班德,爱德华·麦斯那.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拓展阅读:心理咨询漫谈之一——称呼语

类似文章

一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