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漫谈之一——称呼语

20120110115749_39504

与大家成为小伙伴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考研考的有点悲壮,到处腐败,平复了心情,回家就慵懒的像只在阳光下晒太阳的猫咪,So近年关才上来发文,弱弱的表示羞愧一个……不过想想,把它当做对过去旧岁月的翻新,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是不错的。此时此刻,音乐,水果,书桌上盛开的花,妈妈的唠叨,窗外温和的阳光。坐在电脑前修改旧文,是自己喜欢并努力做的事儿。觉得生命就像是溪涧流水,灵动跳跃、蜿蜒曲折、自然美好,静谧,滋养。我感谢自己走上这样的旅途,珍惜遇见的人和事儿,欣赏沿途的风景,我知道我还会继续在这条路上旅行,将题目改为心理咨询漫谈,希望在未来可以将此作为一个系列,在这土地上勤劳、踏实、耕耘,也希望有更多的伙伴们加入~~那最后,祝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绽放~~~废话不多说了,过年大餐,菜肴上桌,要好好吃哦,不好吃要告诉厨师哈~~厨师刚上路,可能调味品有点杂~~

就那么开始啦~~

心理咨询在外界看来总是有很神秘的色彩,本博主在浏览各种资料、网站时总会看见人们谈起它的特殊,有严格的设置,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那他们都在谈神马捏?这个问题有点儿大,也不是本博主今日的主题,以后咱慢慢谈~现在我们慢慢起步,一段关系,总是从打招呼开始的,所以偶就先简单谈谈心理咨询中的称呼语问题啦~#我会告诉你因为我做了相关的研究觉得比较有底气所以才写介个的嘛 # 最近在读《心理治疗中的问答艺术》一书,该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在初次见面一章里特别强调了治疗师如何对来访者称呼的问题,记忆尤深,在这儿就推荐个哈,感兴趣的童鞋快快去搜罗吧~~

“称呼语”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当然是称呼语啦,老师、医生、主任、老板神马的也是称呼语,还有像小丁、老丁、阿丁等好像也算耶~称呼语是指人际交流中所使用的社会角色称名系统,形式多种多样,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多种引导、认同、标志和指示功能。既然称呼语有那么多功能,那它在心理咨询中当然就很重要咯,谁让咨询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质量的呢。称呼语的使用及其改变是具有心理意义的,尤其是其对咨询过程中的移情现象与咨访关系产生的影响。不信?那我问你个问题,假如你今天第一次去见你的大学辅导员,你会怎么称呼呢?老师吧……那是,人本来就是老师……那如果你今儿第一次去了一个咨询机构找咨询师呢?你叫人心理咨询师么,还是孙医生孙老师孙女士呢?很多人会倾向于后面的选项,可是人明明是咨询师你干嘛不叫人心理咨询师呢?发现这差别了吧……

称呼语的使用~~~~~

博主大人因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有点儿死心眼的跟这个称呼死磕了,找了遍布大江南北9个城市的心理咨询师做访谈,男女搭配哦,心理咨询师的密基地——医院、学校、个人/社会咨询机构都有考查哦~背景资料咱暂时先不说了哈,需要的看原文去~咱写文的目的是啥,唠叨唠叨结果~

在咨询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四大类称呼语:“医生/大夫”、“老师”、亲属称呼语以及姓名称呼语,博主大人暂时还木有发现有哪位咨询师有反映说来访者来了叫人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呢(要是你遇到过,快快告诉我哈~)and来访者们注意啦~咨询师也是有偏好的呢,大多数喜欢老师这个词,不过还好还好,来访者也最稀饭这个词了。而医生这个称呼也只有在医院还稍微能“耀武扬威”下下,而在医院里的特别是心理科精神科那些医生们,也是很喜欢医生这个称呼滴~还有啊,社会机构的咨询师们最喜欢介绍自己了呢,学校和医院的大概觉得职业属性太明确了都懒得介绍鸟~不介绍倒是也有不介绍的好处,初次访谈的称呼语的心理意义就可以彰显啦,谁让你那么懒不告诉我~于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称呼就五花八门啦,让我们以王小明(男)咨询师为例,来访者的称呼可以是老师、王老师、小王老师、小明老师、心理老师,也可以是医生/大夫、王医生/大夫或者是王小明、小明、小王、老王,还可以出现哥哥/叔叔、王哥哥/叔叔和小明哥哥/叔叔等,不过像哥哥叔叔啊什么的在学校里比较多发生,而小/老王神马的来访者不太对医院的咨询师用。咳咳,医生果然权威一身啊,威武~~如果博主大人是来访者,初次见面,开门唤一句,你是小王嘛?会咋样咩?怠慢医生大人的事儿偶还不敢做…可是有很少人会哦,那是为啥一反常态呢,咨询师们就可以打个问号来探索探索啦~咦,博主忘性比较大,刚刚还有个发现呢,来访者对女性咨询师的称呼可比男性咨询师来的要亲近哦,鄙人忽然想麻麻去了,不晓得你会想到啥~~~

啰哩啰嗦说了那么多来访者咋称呼咨询师的,那咨询师又怎么称呼来访者的呢?跟平日里一样,当然是要看对象的。首先,姓名当然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啦~另外,对儿童还采用宝贝儿/小朋友/昵称等方式称呼;青少年中“同学”称呼增多;成人中则表现出先生/女士以及“小/老+姓”(如“小王”)的称呼方式的增多,但对于年长于自己的女性基本不采用“老+姓”(如“老王”)的方式,为嘛我想你是懂的,不懂我也不解释。除此之外,家庭咨询中咨询师在对待家庭时较为一致,即对较小的孩子称呼昵称,稍大的孩子则采用名字,对父母则基本采用**爸爸/妈妈的形式。这里我要再来唠叨两句,为嘛都酱紫称呼呢?这是有道理的~在对家庭进行工作时,把孩子作为中心,与咱大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相一致,亲子关系那是很重要滴!因而酱紫的方式更容易被来访家庭所接受,但我们也要考虑到这种方式更适用于年幼孩子的家庭。对于青少年家庭,有时会称呼名字使其各自独立,但这往往需依据特定的情境做出合适的选择,可能受咨询中存在着的不和谐因素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时期,关键要处理好家庭与青少年孩子的关系,以及正确对待家庭外系统对孩子的评价与反馈的关系。

称呼语的改变~~~~

称呼语的改变在咨询中主要体现为咨询师对来访者称呼语的改变、来访者自身称呼语的改变以及来访者对咨询师称呼语的改变,其中最后一点还可以分为从社会角色向亲属角色的转换、从社会角色向名字的转换、从亲属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换三种形式。来,接下去听我慢慢给你分解~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称呼是会变的?!是的呢~在良好的咨访关系尚未建立的咨询初期,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称呼通常较为正式,或者符合来访者的身份特征,如某先生/女士/同学等。而后随着关系的建立、发展,在具体的情境中,咨询师改变称呼语,可以从某先生/女士/同学转变为名字(如从王先生转变为小明)等,以拉近双方距离。例如在访谈过程中有咨询师提到说她在做个人体验时,她的咨询师对她的称呼发生了这样的改变,她感到很舒服并喜欢那种感觉,就好像关系变得更亲切。当然,咨询师对来访者称呼的改变并非总是如此,咨询师也可能通过自身对称呼的运用来佐证自己的猜测而获得有效信息。例如,访谈中有咨询师谈到自己的案例:有一个小伙子很自卑来求助,表示对父亲模式的不理解并对其父亲感到恐惧。在负移情的情况下,来访者可能就把咨询师当成他那恐怖的粑粑啦。这时候咨询师选择用来访者父亲惯用的方式来称呼来访者,以确认来访者是否将自己作为父亲的客体,那之后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称呼也发生改变。这种称呼的改变是建立在咨询师对咨访关系的感知上产生的,因而可以作为咨询的工具,对咨访关系和心理距离进行客观反映,从而辅助咨询。

那有人要问了,来访者自己称呼自己总不会变的吧,我没事儿干嘛一会儿叫小丁一会儿叫小张的,有病啊?!可是别忘了,心理咨询还是蛮特殊的哦,尤其对敏感警惕的人来说,伪装个身份先来试探下的情况还有有滴~心理咨询是一个关系建立的过程,在还没有形成建立在信任、理解、情感交流和理智感的基础上的良好的咨访关系之前,我既然都已经决心试探了,那就暂时先别暴露了。但是在经过深入的咨询后,咦,我觉得这个咨询师好像还不错诶,于是对自身的称呼语便可能发生改变。当然也会有来访者在咨询开始时使用大名,随着咨询的推进,会要求咨询师称呼他的小名或者昵称等。无论是从假名到真名还是从大名到小名的转变,都体现了来访者渐渐从防御中走出来,体现了一个对咨询师逐渐信任并感到安全和想要亲近的过程。

至于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称呼么,这个我说会变你总不会惊讶了吧~~~那是咋变的捏??往下看~~

第一种为称呼语从社会角色向亲属角色的转换。啥意思捏,就是我本来叫你老师的果断时间我觉得那称呼一点啊不好,咦,要不我就叫你姐姐/姑姑吧,这个不错咩~而在孤儿院等特定场合中还可以出现“姓+妈妈”(如“王妈妈”)的形式。同日常生活中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一样,称呼语也常是来访者传递给咨询师的第一个信息,用来引起咨询师注意、保持双方之间的联系,影响双方关系的发生发展。不同的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称呼语还带有特殊的心理意义。比如有些来访者开始的时候有些紧张不安,称呼咨询师为“老师”,显得正式并且尊敬,在而后的过程中变得开放和随意,产生亲近咨询师的需求,称呼语就随来访者的需求而有所改变;又比如有些来访者早年与母亲存在隔阂,缺乏母爱,则在日后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女性咨询师并将其看做是母亲的客体,在称呼语上也会向更加亲密的方向产生变化,如从老师转变为阿姨等。在本博主大人的访谈中,介个情况出现的频率还挺高呢,不过大多是孩纸们,成人较少(果然,还是做小孩好啊,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第二种为称呼语从社会角色向名字的转换。嘿嘿,本博主给你翻译下就是:我先叫你两天王老师,然后,过了两个月,咦,小明啊,(你剪头发了呀~)这样你好理解了吧~一些来访者在进入咨询情境之后逐渐放松,就可能选取名字等称呼,也显得更为随意和平等,为良好的咨询氛围创设了条件。更多的时候来访者对咨询师称呼的变化是有特定意义的,是将其日常生活的关系模式带到咨询关系中的一种表现。例如有个当领导的来访者,事实上已经习惯了称呼他人为“小+姓”(如小王),这样的称呼带给他一种优越感,则可能在咨询初期出于尊重和试探的需要称呼咨询师为老师,而后转变为“小+姓”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小+姓”的称呼重新恢复到“老师”的称呼将存在较大的心理意义;又比如有一些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感受到咨询师的积极关注,真诚和共情而对咨询师产生正移情、理想化并以为爱上了咨询师,从而试图向关系更为亲密的方向发展,来访者会以更亲昵的方式称呼咨询师,如称呼其名或者自己给咨询师起小名等。

第三种为称呼语从亲属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换。很好理解吧,就是姐姐/阿姨的慢慢咋就变成了老师啥的呢……让博主大人来猜想下,这可能是因为在访谈初期,来访者把咨询师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或者由于生疏而产生的一般性回应,咨询师可以从中看到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的交际方式,即采用亲属称呼语以使得关系双方的连接更为紧密。但随着咨询中对咨访双方关系的明晰,就可能转变为老师类的称呼,反映出来访者对工作关系的认同。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不满、不信任或在咨询中出现阻抗等情况也会在称呼语上有所体现,如由原有的较为亲切的称呼转变为更客气、疏远的称呼以表达对咨询师的不良情绪,如从称呼名字或“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变成了称呼“老师”或“医生”。这种变化是伴随着咨访双方关系以及情感联系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于来访者对咨询室里正在发生的事件、对咨询师的态度和感受以及来访者在咨询中的卷入程度都有一定的反映。

发现了吧,来访者这个称呼变得可开心了呢,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所以啊,称呼语的使用和改变很重要的哦~~

留点儿时间听博主大人瞎讨论一会儿吧~亲,你要加入吗,快快,一会儿上留言板七嘴八舌吧~~~

1.咨询师对称呼语的使用

心理咨询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咨询过程中的称呼语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如咨询师对称呼的期望和自我介绍方式的不同能够反映出咨询师对自身职业的定位和个人身份的认同,而这种不同也可能与咨询师供职的机构有关。例如医疗系统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性质和工作模式更接近于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而学校与社会机构则相对更倾向于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同时,社会机构相对更具灵活性,咨询师对称呼的期望体现了对平等关系的追求。此外,不同机构的来访者群体以及咨询问题的性质的不同也可能对此差异产生一定影响。而在对来访者的称呼上,称呼语的选用则受来访者年龄和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同时也是咨询初始阶段咨访关系的体现。

2.来访者对称呼语的使用

为嘛来访者对不同机构的咨询师称呼不同呢,这其实体现了来访者对咨询师的认知和期望上的差异。现在咱大中华子民受我国早期对心理咨询及精神疾病看法的影响还是较深滴,导致人们即便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也始终会担心他人会认为自己有精神问题(你别告诉我你压根没想过,我才不信呢,哼哼,好吧,我承认我以前反正是那么觉得的)。那咋办呢?嗯,让我想想,对了,咨询师是老师啊,带我前行嘛,他又不是医生咯!于是,来访者就把咨访关系“转化”成了师生关系~额,那医院的那些咋还叫医生啊,你要敢问我砸死你,不解释。事实上,“老师”一词积淀了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具有比较明显的感情色彩的称呼,是能给人指导、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同时,随着老师这一称谓的泛化,有时为表达敬意或为拉近彼此距离也往往采用老师这一称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来访群体对老师这一称呼的倾向是有其中国文化心理渊源的(晓得了吧,很有来头的呢,虽然虽然,咱平日也没咋觉得不是)。从社会心理的观点看,社交称谓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和权势关系,同时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远近,因此,来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参照这些因素的变化,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对咨询师的称呼语进行选择,例如称呼咨询师为“叔叔/阿姨”来拉近距离等。

3.咨询中称呼语的改变

心理咨询中称呼语的改变主要有咨询师对来访者,来访者对自身以及来访者对咨询师三方面称呼语的改变组成。咨询师对来访者称呼的改变是建立在咨询师对咨访关系的感知上产生的,因而可以作为咨询的工具,咨询师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咨访双方关系和距离的相关信息。来访者对咨询师称呼的改变则显得比较复杂,主要有社会角色向亲属角色、社会角色向名字和亲属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三种形式。心理咨询是一个关系建立的过程,咨询者与每个来访者的关系都是不同的,在咨询的不同阶段,咨访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咨询师可运用称呼语这一工具,通过来访者对咨询师称呼改变方式的分析乃至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访双方称呼语的变换,来了解咨询过程中的移情现象和咨访关系的发展,更好的理解咨询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从而完成有效的咨询工作。

从称呼语转变的形式以及相关的案例来看,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移情与咨访关系的微妙变化都可以通过称呼语改变的方式外显,为咨询师提供有效信息。伴随着称呼语的改变,移情正在慢慢发生,如案例中来访者将咨询师作为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客体。同时,称呼语关乎双方的社会地位,价值观等等,称呼语的改变对咨访双方皆存在一定的影响,来访者对咨询师称呼语的改变也体现了来访者的位置和咨访双方的关系。因而,咨询师可运用咨询中的称呼语这一工具,获得对移情现象的理解以及对咨访关系的正确评估,调整咨询策略,防止咨访之间因内心世界太接近,而咨询师又没有解决自身的情结时,在真实的治疗空间,会不可避免卷入,付诸行动等情况的发生,促进咨询的有效进行。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意识或无意识的用移情表达并重复其早期经历和重要的人际关系,或试图将其内在的客体关系外化于现实环境。因此,咨询师还可通过称呼语来发现移情的蛛丝马迹,从而探索来访者内心被压抑的潜意识内容,帮助来访者将其无意识内容上升到意识,进而促进其自我修通。

要来个小结继续瞎唠叨么?暂时不要了~~(自问自答进行时……)

不过要再吼一声,称呼语这玩意儿,别看好像很简单,其实是可以有很多信息藏在里面的哦~~~ 嘿嘿,此处搜集信息板块:

亲爱的咨询师,你的来访者对你有过哪些很有意思的称呼呢?

亲爱滴来访者,你想过哪些称呼来称呼你的咨询师呢,实践了的又有哪些捏?背后偷摸叫的呢?

抛砖引玉几个博主大人已经搜集到的:麻麻(个人觉得咨询中基本没人叫麻麻吧,估计是与情境有关)~~~阎王~~活火山~~~妖怪~~~恶魔~~~天使~~~无常鬼~~~想不起来了,快来丰富下博主的脑袋吧~~~~~博主很真诚的呢……啊,文档没法有表情表示很桑心的……

参考文献:
*注:本文由博主所著《心理咨询中的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心理意义研究》一文修改而成,原文载于《现代基础教育》 2013年6月刊
[1]么孝颖.称谓语=称呼语吗?——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J].外语教学,2008,29(4):21-24.
[2]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02):62-69.
[3]来鲁宁, 郭萌.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S1):17-19.
[4]赵英玲.论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1997, (01):77-81.
[5]刘汩凡.称呼语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5:48-48.
[6]陈瑞云,钱铭怡,张黎黎,等.不同机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状况及工作特点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67-674.
[7]范靑,季建林.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及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1):45-46.
[8]李灵.论家庭治疗在中国的文化适应性——从传统家庭文化的转变看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4,20(2):57-60.
[9]吴家栋,王声湧,董晓梅.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4):327-330.
[10]田正平,章小谦.“老师”称谓源流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3):61-67.
[11]高翔.教师称谓的历史演变及动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9-9.
[12]张松.心理咨询的良好咨访关系[J].许昌学院学报,2004,23(6):121-123.
[13]王晓红.反移情个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5:65-66.
[14]高剑婷,孙越异.在咨询的世界共舞——共情与移情区别的整合[J].医学心理学,2009,30(11):38-39.
[15]杨燕. 当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现状与分析[J]. 才智,2011,(11):271-272.
[16]解徐超. 关于小学生心理咨询特殊性的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86-88.
[17]韦耀阳,代希龙. 改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核心问题[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5):19-20

 

拓展阅读:心理咨询漫谈之二——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能成为朋友

类似文章

11条评论

  1. 偶觉得像麻麻这样的称呼估计只敢背地里叫,呃呃呃呃呃呃呃~我见过一个更诡异的称呼“大妖怪”

  2. 我这里有一本《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李鸣矫译,世界图书出版社,但好像开篇没有提到称呼用语的问题。那看来跟你说的 《心理治疗中的问答艺术》不是一本书咯。。。 😥

    1. 是一本书咩~~~不是说书里专门写称呼语的问题,不过从初始访谈甚至从来访者第一次打进电话这里开始,因为要开始所以并不可避免提及称呼。我印象里蛮深刻的一幕是关于在候诊室里第一次的时候如何称呼患者和介绍自己的问题,还有就是在留言电话中如何对待称呼这个问题,我觉得那个医生考虑的真细致诶~~~

    1. 呃,有些混乱了我,不过确实,我记得书里面是没有具体谈到说称呼语问题的,好像是放在某一节里面谈到其它问题的时候捎带上的一个次要角色,然后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吧。。。。不管怎样,这都是值得读的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