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网络谣言的时代

有感于最近两天传播火热的两条信息,深深觉得网络信息的传播有了一些转变,不实消息或者谣言被更高效地戳破。虽然有人先信了转了再说,但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看清事实真相。另外,因水平有限,本文如果有错误之处,还请不吝指出,感激不尽。

 

事件一:有了精神心理问题,是吃药还是进行心理治疗?

 

这个争论由来已久,目前大多数专业人士的共识是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是需要药物治疗的;而即使严重的精神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照样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与咨询。

 

至于抑郁情绪、强迫症等问题,法律其实写的比较模糊,通常认为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都可以帮助,但是心理咨询师不能耽误病人的治疗,对于有就医需要的病人,要推荐他们看精神科医生。

 

而对于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适应问题,恋爱与婚姻困惑等等心理问题,通常是找心理咨询师的,相信很少人会因为这些问题找精神科医生。

 

最近北京安定医院有条微博比较火:

 

 

微博内容暂且不表,评论往往能显示出各种不同观念之间的思想碰撞,我觉得很欢乐~

 

@洛阳张宏涛:心病还需心药医,有些原本单纯是心理问题的人,被吃药后,变成了生理的疾病,更严重了。有些人只是一时情绪低落,被吃了抗抑郁的药,然后变狂躁了。或者狂躁的人吃了药变抑郁了,然后再吃反方向的药,最后在抑郁和狂躁之间挣扎徘徊,简单的心理问题变成了复杂的大病……

 

@新东方心理咨询:采用哪种方式干预治疗,要以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药物治标控制症状更快,心理咨询治疗解决根本问题,能够有效的防止心理疾病复发。本身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从经济角度来讲,1小时开出的药方数量,显然要比做1小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收益要搞得多的多。

 

 

@凯文安全感:安定医院作为国内最好的精神科专科医院之一,其官微的这条微博体现出的专业水准令人遗憾。其一基本的科学训练,引用权威的学术观点应该有出处。其二WHO是否会用规定的字眼,什么叫做非常轻微,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没有搞清楚精神障碍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区别。请重新学习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

 

@丛中: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往往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配合、兼容的关系。即,即使严重的精神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照样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与咨询。希望北京安定医院的官方微博,在学术严谨性方面进一步提高。

 

总之各路言论都有,但是凯文安全感丛中老师的评论还是比较可信的。而就在昨天晚上,@晓晓钱 学姐私信我,说是感觉安定医院的微博不靠谱,要给 WHO 写信询问,今天就看到了她的状态“请大家注意,世卫组织(WHO)已经回复我针对这条消息的询问。目前我正在和WHO相关专家进一步讨论。至少目前WHO的人认为这条信息是不合适的,希望大家互转”

 

由此,一条不够严谨的信息被批的体无完肤,虽说安定医院官方微博的本意可能是好的,意在强调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但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还是要加强知识水平,晓不晓得?

 

 

事件二:医生可以在注册执业地点外执业吗?

 

目前我国的自由执业还在酝酿中,目前大部分地区是不能自由执业的,但是如果以下文章中的事件是真的,我还真不知道法律是如何处理。有人撰写了以下新闻,这条新闻医生群/微博/朋友圈疯传:

 

 

乍一看可能是真的,不过周围的朋友都第一时间求证,有的在卫计委官网上查询“李芊”这个大夫,结果是查无此人;有的打电话给三院的同学老师,最终得到三院医务处处长的信息:这是一条假新闻。

 

经的事儿多了,就学会了质疑;资讯更发达了,信息也就更透明;不实信息传播快,被澄清也快。因为我可以直接找当事人询问,电话不知道,邮件总查的到吧?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